水管医生邵佳恒 才差了五分钟 已满头大汗

发布时间:2024-08-07 14:19:45    访问量:137     分享: 

8月2日上午9点多,在河姆渡镇江中村,市姚东自来水公司的听漏工邵佳恒正拿着专业的听漏设备,为村内的水管“听诊”。仅仅过了五分钟,他就已经满头大汗。

高温酷暑,村道上几乎没什么人,显得十分安静。对邵佳恒来说,如此静谧的环境,正是水管听漏所需要的。“查漏水最好是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,不然周围干扰声音过多,会影响水管漏点的判断。”邵佳恒说。

头顶炎炎烈日,邵佳恒带着听漏仪(主要由拾音器、信号处理器和耳机三部分组成)和听漏杆,一步一步在村道上慢慢行进。每走一步,他就要将拾音器紧贴地面。“拾音器可将自来水与供水管壁的摩擦声扩大几百倍后传至耳机。之后,我再细细辨别耳机里的声音,判断地下是否有水管漏水。”邵佳恒说,除了检测地下水管,他还要用听漏杆对沿路“看得见”的水管进行听漏检测。

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,光是在路上走,都能让人“热化”,更何况还是带着任务前行。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邵佳恒头上、脸上、身上冒出的汗珠越来越多,很快,他的整件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,脸也被晒得通红,大颗大颗的汗水沿着下巴滴落下来。“听漏的工作就是这样的,有时候走5分钟就能找到漏点,有时候即使走半天,也可能一无所获。”邵佳恒说,“但不管是那种情况,就算面对像现在的高温天气,我们都要在工作时保持心静,不能急躁,更不能马虎!”

拿起一瓶矿泉水“咣咣”喝了几口,稍微缓解了点暑意后,邵佳恒再次前行。当走至村道旁的一处消火栓附近时,邵佳恒停住了脚步。“这里可能有个漏点,我要再听一下。”听到耳机中传来“呲呲呲”的声音,邵佳恒顿时兴奋起来。只见他拿起听漏杆贴到了消火栓管壁上,专心听了一会儿,然后快步走到离之最近的一处水表旁,将听漏杆对准水表,又听了一会儿。之后,他在两处之间来来回回走动,反复检测,判断漏点的大致位置。最后,他拿出了相关仪,将预估的水管管线长度、管径大小以及水管材质输入仪器,精确定位漏点。

“一般我检测到的漏点位置,误差不超过一米。”邵佳恒告诉记者,由于地下水管交错相连,一旦出现漏水,若不及时止漏,会有断水的风险,“我们听漏工要做的,就是尽可能精准地找出水管漏点,一来是减少管道抢修时开挖的地面面积,二来可以快速止漏,减少水资源浪费。”

“听漏、找漏点,这个活没法偷懒,也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。”邵佳恒说,入夏以来,由于用水量增多,供水管网的负荷增大,漏水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。为了保障地下水管的安全运行,即使面对高温天气,他也必须每天外出,对三七市镇、河姆渡镇内的水管进行“地毯式”巡查。